本网讯 8月14日,襄阳市襄城区隆中街道黄家湾的田间地头热闹非凡。社区联合点爱志愿者协会、人民路小学,以“农耕实践”为桥,为孩子们送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劳动教育课——这场由社区牵头搭建的实践平台,不仅让孩子们亲近土地,更彰显了基层社区在协同育人中的主动作为与责任担当。
上午9时30分,在樊城区点爱志愿者协会会长黄艳丽的带领下,志愿者与人民路小学的学生及家长共90余人准时集结。社区提前统筹规划,将队伍科学划分为6个小组,每组由家长推选的队长负责协调,从安全保障到分工协作,处处体现着社区组织的细致考量,确保活动有序开展。阳光下,大小劳动者们手持铁锹俯身田间,认真清理每一寸土地上的杂草。铁锹起落间,汗水浸湿了孩子们的衣衫,让他们在社区搭建的“自然课堂”里,切身体会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劳。
除草结束后的分享环节,成了最触动人心的“延伸课堂”。“原来种地这么累!”“农民伯伯真辛苦!”孩子们的朴素心声里,藏着最真切的感悟。这份体会自然引出更深的思考——多位学生和家长不约而同地说:“以后一定要更努力地学习!”而这,正是社区联合多方力量开展活动的初心:让教育走出课堂,让成长扎根生活。
这堂生动的实践课,让“粒粒皆辛苦”的古训化作孩子们身体力行的记忆,将珍惜与勤勉的种子悄悄播撒在孩子心田。“劳动是最好的教育”黄艳丽会长的总结道出了活动的意义,“社区搭建这样的平台,就是希望孩子们通过双手触摸土地的温度,真正理解耕耘的意义,从而激发对知识更深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