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王晶晶 通讯员汪凌蔚 杜浩强)“小微企业从接单、生产到交货收款,周期较长,存在着资金回笼慢的情况,经常两三个月才能结一次账。”近日,襄阳牛电商贸有限公司负责人张东欣告诉记者,资金流转不畅通一直是民营企业发展的痛点,既受自身条件所限,也受行业特点影响。
优化营商环境,扶企要扶在关键处,助企要助在点子上。针对反映的困难,由樊城区发改局牵头,形成全区联动,各单位主要领导集中抓、分管领导重点抓、包保人员直接抓的服务战线,对全区民营企业开展摸排工作,梳理出各行各业的发展难题,针对性开展专项银企对接活动,持续推动企业发展降本增效。
“这笔贷款及时解决了公司资金流转的难题,扫清了经营发展路上的障碍。”襄阳市恒昊装饰有限公司负责人申翔,谈起樊城区针对民营企业的包保服务行动,情不自禁地竖起大拇指。
民营经济是市场活力的重要源泉,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近年来,樊城区以营商环境“头号工程”服务“一心四区”建设总布局,深入推进以降成本为核心的营商环境建设,统筹构建“1+N”营商环境政策体系,努力让樊城区成为民营企业的新兴地、成本的新洼地、襄阳的新名片。
据了解,2024年樊城区共开展纺织产业链、“政采贷”等专项银企对接活动16场,促成99家企业与银行达成意向授信25.4亿元。依托华纺链为银河纺织等企业融资授信9370万元,促进金融链和产业链及创新链融合联动。实现160千瓦以下小微企业用电报装“零投资”,累计惠及低压小微企业3058户。“营商环境共同缔造”“探索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代码与招投标交易编码关联应用”等5项营商环境改革试点受到通报表扬。
“下一步,我们将加大要素保障力度,深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护航民营企业行稳致远,助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樊城区发改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