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师傅茶水摊,在红光路与长征路附近很有名气。
董师傅茶水摊在红光路摆了五年,每年摆四个月,如果没有特殊天气,天天出摊,从不中断。
董师傅茶水摊,是52岁的樊城区代家台社区居民董如义最初在自己的小店门口摆放的一个免费茶水摊,免费为路人、环卫工人和进城瓜农供应大碗茶。
下岗工人摆免费茶水摊
52岁的董如义住在樊城区海事局家属院。他从原襄樊市毛巾厂下岗后,做过多种营生,五年前租了一间门面房,在红光路上开了一家清汤馆,一家人靠着这个月收入1000多元的小生意过日子。
一天到晚守在小店里,看到进城卖瓜的瓜农和马路上保洁的环卫工人们挥汗如雨,董如义萌生了一个想法:在小店门口摆一个茶水摊,免费供应大碗茶。
于是,董如义买来大土壶和“大把抓”茶叶,自己动手写了一张“广告”,免费茶水摊便办起来了。
每天上午8点半,董如义就将茶水摊摆出来,直到晚上八九点才收回去。“别看这个水壶不起眼,能装4大瓶(8磅的瓶)开水。”董如义说,他平均每天要加12瓶开水。
好家风教出爱心人
代家台社区负责人告诉记者,董如义家的日子过得很紧巴。清汤馆除去各项开支,每天的收入也就五六十元钱。董如义办起免费茶水摊,每天用煤球烧十几瓶开水,一天也得几元钱。
“我不图名、不图利,就是想做点好事,方便别人。”董如义说,每天少抽一包烟,就可以省下茶水摊的费用。
熟悉董如义的邻居告诉记者,董如义的父亲是一位退休干部,热心为人办好事,深受居民爱戴。
“父母是子女最好的老师。”董如义说,他希望通过做好事来影响后人,让他们多做对社会有益的事。
7月10日下午,记者得知,因家中有事,董如义已经没有开早餐馆了,但他的茶水摊还在摆,名字也没有变,只是茶水摊的主人换了。
80后热心小伙接棒
董如义告诉记者,紧挨他住的地方开了一家面馆,老板是一名1987年出生的小伙子,名叫宋辉。宋辉听说他的事迹后,深受感动,主动将茶水摊接管过来,而且提档升级——专门为茶水摊制作了一个标牌,还摆了一张茶几。此外,一次性塑料杯也代替了大瓷碗,这样更卫生。
宋辉对记者说,每天早上,董师傅先烧一壶水,把茶水摊摆出来。等他的店开门后,再由他接管茶水摊。
“现在天热,前来喝水的人很多,平均每天要倒15瓶开水。”宋辉说,“只要我的店开一天,我就将这个茶水摊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