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摆摊客到品牌总代理——三位中豪商户的成长之路

王晓丽

通讯员卫星宇 沈婷 全媒体记者徐勇    文具生意看起来是个小买卖,但在中豪襄阳国际商贸城,却不乏年营业额过千万元的商户。 小买卖做成大生意,起点究竟需要多高?记者采访“晨光”“真彩”“爱好”几大品牌文具的区域总代理发现,他们有的曾经是企业女工,有的是少时来襄打拼的外乡人,起点最高的一位也只是印染工程师。
认清自己 做喜欢做的事 刘泽静夫妇是“爱好”文具的襄阳总代理,之所以能够走到今天,她觉得是性格使然。 “其实这些年我蛮顺的,我也就是做了自己喜欢做的事。”刘泽静说,她刚毕业的时候到厂里是做电工,因为恐高,她转做财会类工作。整天对着账本,她觉得这也不适合自己的性格。 那时候,因为企业效益不太好,刘泽静就利用下班时间去摆地摊补贴家用,她渐渐发现自己特别喜欢这种面对面交流的工作。后来,她干脆辞了职,做过售货员,还开过洗车店。 “我发现我很擅长跟人沟通,而且总能从中获益。就拿做文具生意来说吧,其实也是‘贵人’指点。”刘泽静说,自己刚在白鹤市场做生意时什么都卖,一个经常来市场进货的小伙子闲聊时向她建议,她的铺位所在的位置适合做文具生意,甚至连哪里进货、有哪些门道都告诉了她。刘泽静试着按这位小伙子说的做,果然生意蒸蒸日上。 刘泽静和丈夫一连盘下了几个铺面后,生意已经非常不错了。可他们并没有满足,在一次展销会上,她看好“爱好”文具的潜力,便到厂家申请代理,经过多次洽谈,终于成了襄阳的区域总代理。 这一次响应政府号召转迁到中豪,刘泽静更是看好樊西新市场的发展前景。 认准方向 找好平台埋头干 18岁时,吴国艳从汉川来到襄阳,开始在劳动街摆摊。如今,他是“真彩”文具的鄂西北总代理。 对于初到襄阳的吴国艳来说,生存是第一目标,什么好卖,他就卖什么。极具商业眼光的他只用了两年,就锁定了自己今后的专攻领域——文体用品。 在吴国艳看来,这个领域的第一个优点是销量稳定,因为无论哪个家庭,再穷都不会穷教育,所以这个市场不用担心前景。第二个优点是变化不会太快。 认准了目标,吴国艳便开始深耕细作。他的店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货品齐全,就拿涂抹带来说,就储备了多达上千种的品类。 对于行业的每一点变化,吴国艳也都紧跟不掉队。南漳刘集镇的商户张娟说,这么多年她一直找吴国艳拿货,原因就是她从来不担心自己会错过什么新产品,因为吴国艳总会先人一步把好货都准备好。 吴国艳搬迁到中豪后,生意比之前有了更大的突破,“年前就借助这么好的经营环境,开了一次经销商订货会,因为拿货更方便,还增加了不少新顾客,分别来自十堰、老河口、河南等地。” 敢于舍弃 专注方能成功 “晨光”是目前国内文具领域数一数二的大牌子,方群力这个半路出家的生意人却超越同行,成了该品牌的襄阳总代理。当年,她转行时,还被人问过:“你疯了吗?” 今年50岁的方群力曾经是一名印染工程师。33岁那年,她决定辞去车间主任的职务,去白鹤市场做生意。 为什么要舍弃这么多,转到一个陌生行业?方群力说,做任何事情,只有专注才能成功,既然想转变,就不要拖泥带水,否则只能两头不到岸。 如果说方群力第一次果断的舍弃让自己迈出了关键一步,第二次舍弃则让她的事业真正起飞。 2005年,她和丈夫在白鹤市场的铺子的年营业额只有70多万元。同年,他们盘下了金隆文化用品批发市场的两间门面,成为“晨光”文具襄阳地区的四大经销商之一。 随后,“晨光”总部要求,公司只接受专营,不能营销其他同类品牌的产品。如此一来,经销商利润势必大幅度下滑,其他的经销商闻讯后逐步退出,而她和丈夫毅然舍弃了其他业务。 后来,方群力夫妇成为“晨光”文具的襄阳总代理,年营业额过千万元。 现在,方群力夫妇很看好中豪襄阳国际商贸城这一新平台,全身心投入到中豪的店铺上来,“单单在中豪二楼一区就聚集了上百家文体办公用品商家,更不乏国内外一线大品牌,每个品牌都有自己专注的细分领域,凝聚在一起形成互补,人气互相带动,聚集效应就更好了。我们期待在这个大平台上,把生意做到华中地区首屈一指,把生意做到全国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