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日报】倾注真情担使命 ——樊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纪实

襄阳日报  

全媒体记者 丁涛 王晶晶 通讯员 王晓丽

“感谢退役军人事务局提供就业平台,我一定在新岗位上继续发扬军人优良作风。”近日,接到樊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张鹏的回访电话,现为辅警的张林十分激动。

去年,23岁的张林从部队退伍后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道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心急如焚之时,张林接到了张鹏的电话。从信息被录入到收到就业信息、成功应聘上岗,再到入职后的被回访,张林感觉生活越来越有奔头。张林的成功就业得益于樊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精准施策,坚持差异化管理,实施“一体化”“闭环式”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帮扶举措。

差异化管理 精准施策

“网上培训让我学到了很多电商知识,对面包店网络营销有很大帮助。”25岁的退役军人刘世文告诉记者,2015年退役后,他在谷城县开了一家蛋糕店,樊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不仅为他提供了一次性创业补贴申请资料,还为他提供了技能培训服务。拿到“全媒体运营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后,他尝试网上直播带货,生意十分红火。

今年年初,樊城区15名退役军人通过考试获得“全媒体运营师”证书。樊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服务中心主任秦岭告诉记者,职业技能培训是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的重要内容,能有效提升他们的就业创业能力。

只有提供个性化的精准服务,才能更好实现退役军人自身价值,发挥人才作用。为此,樊城区依托三级服务体系,健全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网络。镇(办)摸清本地退役军人就业现状,掌握就业意愿、职业技能等信息,结合每名退役军人实际提供差异化就业服务。

加快退役军人大数据平台建设,常态化发布就业创业信息和优惠政策,搜集辖区企业及市属重点企业的用工需求,建立企业需求台账,探索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定岗式”培训,针对用工需求提供培训服务,不断增强退役军人在职场上的综合竞争力。建立辖区退役军人企业家和创业意向人员数据库,邀请专业人士、优秀创业代表授课,采取实地观摩企业等方式,助力退役军人早日实现创业梦。建立退役军人干部人才库,通过对目前已进入“两委”班子的退役军人和在村(社区)表现优秀的退役军人党员网格员进行跟踪、培养,逐人建档,抓好“兵支书”的选优配强工作,提高能力水平,助力乡村振兴。

“鹊桥式”服务 送岗上门

今年年初,在完成符合安置条件退役军人公开选岗工作后,樊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专门安排工作人员把退役军人送到央企、区直部门,确保每位退役军人顺利安心上岗。

近年来,樊城区持续开展“送岗上门”“就业直通车”以及“鹊桥式”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活动,建立健全退役军人跟踪服务机制,积极为其牵线搭桥,形成“一体化”“闭环式”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帮扶体系。“公司经过系统培训后,根据我们技能掌握情况以及自主择岗需求分配工作。我非常满意现在的工作岗位,准备长期干下去。”入职后的退役军人夏晓波满意地说。

今年3月,樊城区在襄阳蓬达高新科技有限公司举行首批“退役军人实训基地”授牌仪式,组织17名退役军人求职者到公司参观,采取个人和企业双向选择的方式洽谈就业事宜。夏晓波和其他7名退役军人当场选择在该公司就职。“‘扶人上马,再送一程’,上岗后,我们常态化回访企业和退役军人,了解企业评价和退役军人就业满意度,针对反映的问题,及时会同有关部门协调解决。”樊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程冲说,“我们加强联动,齐心协力促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形成全社会服务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的良好氛围,让退役军人有依靠、有干劲。”

今年,樊城区组织退役军人参加招聘会6场次,500余家企业提供用工信息9000余个,参加教育培训33人,推荐全省“创业之星”2名,先后走访用工企业20余家,与用工企业签订就业示范岗协议,与襄阳技师学院、湖北文理学院等院校合作,结合企业用工需求和学员实际,增开就业率较高的专业,提高退役军人的就业成功率,让退役军人在最短时间内实现就业。目前,全区退役军人就业率达到90%以上。

点对点帮扶 纾难解困

7月2日下午,退役军人杨某家属冒雨把一面写有“情系老兵办实事 真情服务暖民心”的锦旗送到樊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感谢该局帮助筹集资金看病。

杨某在一场交通意外中脑部受重伤,虽经抢救保住了生命,但丧失了思维、语言和运动能力,因家庭困难,无法支付巨额的医疗费用。对此,该局积极走访核实信息,经审批后紧急启用退役军人关爱基金,筹集1万元帮扶资金,解了杨某一家的燃眉之急。

2019年,樊城启动退役军人“关爱基金”,积极组织全区企事业单位以及爱心组织、爱心人士等社会力量向基金捐赠。目前已募集到关爱基金14万元,累计资助困难退役军人6人。“退役军人为国防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困难时期,我们要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情感上被尊重、生活上有保障、政策上能落实。”程冲说。

樊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局每名干部职工结对帮扶三名特困、功臣、先进典型等退役军人,建立常态化联络帮扶机制,不定时走访慰问。对接区残联,为退役军人提供点对点的就业帮扶,帮助其选择合适的工作岗位,使其就近就业。同时,努力为其配偶、子女提供就业信息,倾斜性安排就业岗位,解除退役军人的生活之困。“退役军人是劳动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帮助退役军人实现高质量就业,扶持他们创业,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程冲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