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军人抗“疫”风采录

王晓丽

本网讯(通讯员李山)“将士们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不惧强敌敢较量,为祖国决胜疆场...”这铿锵有力的军歌,通过区卫健局干部职工唱响全区拉歌赛。歌声还在回荡大家的耳畔之时,一场抗“疫”大战让这军人的铮铮誓言真实地诠释在卫健局干部职工的行动上。他们逆势而上,义往无前,在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履职尽责,无私奉献。其中的退役军人更是保持了军人的本色,发挥英勇无畏、连续作战的优良传统和敢于担当、敢于牺牲的优良作风,在这场阻击战歼灭战中再立新功。

为“疫”拼得人憔悴的“老班长”

杨公举同志作为樊城区卫健部门的主管,一个穿了十几年军装的老兵,面对大疫,他发挥了“老班长”的带头作用,以身作则,冲锋在前,带领卫健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全力投入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之中。疫情来临时,他爱人刚刚大病初愈,上楼时不慎摔倒手腕骨折再次住院,孩子在外地工作回不来,急需他照顾。但疫情就是命令!面对小家与大家,他没有丝毫的犹豫,带领团队冲上战场。明确分工、压实责任、启动工作机制、严格执行纪律...他依然象一名军队指挥员,沉着冷静、思路清晰、果敢决然,指挥着卫健团队有条不紊、高效进入战斗状态。区属各医疗机构闻令而动,第一时间开设了预检分诊、发热门诊,严格落实了留观、筛查、报告制度,各项防控措施扎实推进。

防疫任务繁重而复杂,他全身地投入了战斗。每天都是一大早赶来,尽早全面了解掌握全区当日新增的发热病人、确诊病例、疑似病例、留观人员、隔离人员等综合情况,同时,组织业务人员做好疫情信息的分析评估,拿出防控初步方案,为指挥部领导决策当好参谋助手。他每天还要负责组织发布《樊城区疫情情况通报》,近50期的累积、里面的一组组数字变化见证了抗“疫”之艰辛。他总是早出晚归,加班加点,凌晨深夜不回去是家常便饭,有时太晚了就躺在办公室沙发上对付一晚上,第二天一早吃碗泡面又投入到紧张的防控工作中。工作中的他总是兢兢业业,如履薄冰,能受得了委屈、经得起埋怨。为了全面掌握我区在定点医院救治留观人员情况,力争早日实现我区在院确诊和疑似病例“双清零”,他每天穿梭于市区各定点救治医院、市疾控部门;为了重点企业的复工复产,他又常到现场协调厂区消毒、员工开展健康体检等工作......因为压力大,吃不香、睡不好,他的体重已锐减十几斤。同事们劝他休息一下,他总是笑笑说,“我是卫健部门的主管,防控是我的本职,再辛苦也不能当逃兵”。

润物细无声的“勤务兵”

在防控工作中,已转业多年的杨立虎同志,依然沿袭着军人的作风和品质,默默履职尽责,当好“勤务兵”。

他身兼对上的疫情防控联络员和区防控办综合组联络员。每天最大的特点就是接的电话多,打的电话也多,说得最多的话就是“好,马上落实”。每一个来电对他来说都是大事,来不得半点马虎,必须及时处理。有时是夜间,有时午间,还有时凌晨。他从来没有怨言,既及时做到上传,又做好汇报与下达。对防控办安排的各项防控工作均做到了事事有着落实,件件有回音,不折不扣地完成好。面对突发难题,他迎难而上!疫情防控开展以来,他先后5次领受紧急而又棘手的任务,每次都接到任务后从不讲条件、不讲困难,每次都能及时出色地完成任务。全区24小时疫情值班电话设在区卫健局办公室,每当值班人员遇到棘手问题时,第一个总是找到他,让他来协调,让他来答复,他总是微微一笑,从不回避。每当疫情防控组遇到紧急事情需要马上处理和帮手时,总看到他的身影。有人问他,不是你的事弄不好要担责的,你图个啥!他回答的很干脆,“我是支部书记,我们都在一个战壕里并肩战斗”。他甘当后勤保障员,每天和同事一起做好后勤保障。区防控指挥部各个工作组有80多人的就餐,办公用品、办公耗材的保障供应,会议室协调准备,隔离点物品的购置,办公场所公共区域卫生和消毒等等,他事无世细都落实地很好,很到位。

再向虎山行的“侦察兵”

陈光运同志曾是一位上过老山前线的侦察兵,非典期间他踏上抗“典”战场。此次抗“疫”集结号一吹响,他闻令而行,毅然退掉去北京看望女儿的飞机票,再次冲进没有硝烟的战场。战“疫”初期,他转战各社区,参与返襄人员的排查、登记工作。2月14日,他奉命负责出院病例的一个隔离点管理工作。他作风硬朗、雷厉风行,短时间迅速落实好隔离点的设置,创下了当天建点当天收治病人的高效率。他同全体工作人员认真执行集中消杀、专车转运、引导入住、温馨服务、规范管理集中隔离观察规范程序。这个隔离点最多时收住隔离人员近七十人,医用废弃物的处理,所有排污口的环保达标,病房的安保病人的三餐,病人快递的收转他都事事操心亲自动手干。他待隔离人员如春天般的温暖。隔离点先后有三位病人夜晚出现发热,胸痛,大汗淋漓等紧急情况,他同其他工作人员毫不迟疑,紧急处置,第一时间将病人送到定点医院,为救治赢得了时间,受到病人的赞扬。他带病不下火线,高压达到193,吃几粒降压片,继续投入战斗。战友们电话劝他休息,他说:“老兵就是要战斗在前线,直到打赢战斗!”

“火力”四射作风优良的“火箭兵”

从“火箭兵”退役的兰俊同志,自疫情发生时,立即把家人送回南漳老家,全身心投入战斗。他充分体现了“火箭兵”火力猛、力量足、转战迅速的特征,在不同岗位热情认真开展工作。1月24日疫情升级以来,区里在火车站、襄阳西高速路口设立“一站一口一卡”防控点。兰俊接到的任务就是协调解决卡点工作人员食宿、值班安排和数据统计工作。他迅速行动,每天往返于火车站,襄阳西高速出入口履行职责任务。值班的医护人员都是从各个卫生院和中心抽调的,且都是身兼多份工作,排班不合理容易造成医护人员连续工作的现象,在人员不熟悉的情况下他只能逐一打电话询问医护人员个人,合理安排值班。疫情升级各种防护物资缺乏,他三番五次去向上级部门磨嘴皮,排队递交申请,连午饭都不敢去吃,最终申请了一批手套口罩等急用物资用于各检测点;2月3日接到消毒任务后,兰俊和办公室另外几个同事连续加班2个夜晚摸清底数,调整工作思路,指导全区消毒工作深入开展,做到应消尽消,日结日清,将风险和传播途径降到最低;2月6日他受命参与在外人员返襄和在襄人员离襄的服务管理,立即连夜加班学习文件,迅速掌握政策精神和操作程序。他严格操作,热情接待,认真审核,谨慎办理。来办理返襄的人员特别多且杂,每天都排很长的队,忙的时候一天水都顾不上喝,尽量减少个人吃饭,上厕所等时间。遇有对政策不理解的甚至辱骂他的群众,他和颜悦色、耐心作解释,期间每天受理返襄申请上千份,每天审核通过400多份700多人;2月15日起,兰俊又受命负责办理入襄人员数字防疫登记系统操作。他依然保持高昂的斗志和极高的热情,严格按照文件要求办理,特别对于返襄申请必须逐一打电话给各镇、办事处核实后再做审批,确保返襄申请由线下办理顺利转为线上办理。

对于兰俊的工作态度和扎实作风,他的同事宋富强赞不绝口。宋富强向来工作热情高、精力旺盛、干劲足,有“小钢炮”之称,他评价兰俊道:“我这门'小钢炮'旁边还有一门'火箭炮',火力非常强劲!”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