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民生“幸福网”

编织民生“幸福网” ——樊城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纪实 襄阳日报讯: 樊城区人口多、破产企业多、下岗失业人员多,该区劳动就业管理局通过加强基层平台队伍建设,健全社区就业基础台账,完善基层平台工作制度和服务功能,开展就业援助和个性化就业服务,创新就业服务方式等办法,推动社区充分就业工作的开展。截至目前,该区“省级充分就业社区”达到83个,“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2个。   商业促就业让群众在家门口创业就业 星火路社区居民李士坤和妻子参加樊城区劳动部门组织的培训后,开了一家美甲店,之后又在市区连开了两家化妆美甲连锁店。为了带动更多人就业,他的店被劳动部门定为美甲培训机构。这几年,依靠化妆美甲技术,100多名下岗职工过上了安稳日子,重新走上就业之路。 近年来,坑洼不平的星火东路硬化通车后,酒店、超市、门面房遍地开花。根据这一有利商业条件,星火路社区就业与辖区单位共建结合起来,通过开展招聘会、洽谈会等活动,推荐居民就业。目前,社区与辖区17家企事业单位和271家服务网点建立了双向承诺就业安置与管理模式,签订了“双向承诺用工协议书”,115名下岗职工重新上岗。 新建办公楼、设置劳动保障服务窗口、开设各类培训班……星火路社区通过一系列措施使辖区劳动者就业率达95%以上,就业困难对象就业率达95%以上,城镇零就业家庭连续3年实现动态消零。   “一对一”帮扶贴心服务“零距离” 施营社区是第三批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认定为“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的社区。多年来,该社区致力于打造“服务型”社区,摸清群众需求,提供贴心服务,让失业者重新就业,创业者创业成功。 郭峰是施营社区居民,前几年,创办了紫云轩胎毛画工作室。当时的办公场所不足30平方米,仅3名员工。随着业务量的增加,工作室急需扩大规模,招聘人才。社区劳动保障站帮他发布招聘信息,申请政策补贴。经过几年的发展,郭峰注册了公司,经营面积达500多平方米,员工有50多人,新增了游泳馆、儿童摄影、旅游纪念品等项目,年创产值达500多万元。 针对困难家庭的失业人员,施营社区服务也很贴心。居民史海莲没有工作,丈夫身患重病,家庭收入微薄,多次找工作均以失败告终。社区了解情况后,鼓励她振作起来,并帮她找到一份钟点工的工作,既能挣钱缓解经济压力,又便于照顾丈夫。   多措并举打造“15分钟公共就业服务圈” 摸清辖区下岗失业人员失业原因、家庭状况、就业意愿、技术特长、安置走向、单位空岗……一系列举措让基层劳动保障平台、下岗失业人员、企业、劳动保障部门上下衔接,织就一张细密的就业网。 樊城区劳动就业管理局李钦介绍,近年来,该局扎实开展“充分就业社区”创建活动,全面下放各项就业服务职能,加强基层平台建设,积极引导街道、社区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全面落实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社区就业岗位,强化就业援助,就近解决失业人员、困难群体就业。
近年来,樊城区加强了基层劳动保障平台机构建设,先后成立了10个镇(办)人社服务中心、71个社区人社服务工作站。今年以来,该局共投入200万元,对基层10个镇(办)、16个社区居委会公共就业服务平台进行了信息化设施配备,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依托基层公共就业信息服务平台打造“15分钟公共就业服务圈”,让失业人员、困难群体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

责任编辑 : 王晓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