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在快乐运动中健康成长

王晓丽

让孩子在快乐运动中健康成长 ——樊城区学校开展体育活动纪略     通讯员 贾向飞 熊华英     走进樊城区方圆学校,笔者立刻被大课间活动的景象吸引:在操场和校园空地上,全校1000多名学生正玩得不亦乐乎,跳绳、打篮球、踢毽子、转呼啦圈……既有课程教学内容,也不乏自主开发的项目,每名学生都掌握几项体育技能,个个都能“露一手”。 这是樊城区学校开展体育活动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樊城区以“整体推进、各显特色、全面育人”的工作思路,推动学校体育发展,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明确体育运动目标 如何让体育回归教育本质?樊城区给出的答案是:让每个孩子都能上场展示,恢复体育最初的教育功能。“每名学生至少掌握两项体育技能”被明确写进樊城教育工作目标。樊城区教育局印发了《樊城区学校体育课和课外锻炼落实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实施方案》,每年对学生体质进行随机抽测。全区建立了常态化的校际联赛制度,每年举办乒乓球、篮球、足球、围棋、门球等区级比赛,学生积极参与。 樊城区教育局每年对中小学生掌握体育技能情况进行摸底测试,将学校体育社团活动、群体类运动会成绩、学生体质测试情况、联赛成绩纳入学校年度教育工作目标考核中,对学生参与率不高和体育综合成绩靠后的学校校长进行约谈。 制度的完善和机制的建立,切实保障了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其中。 构建“大体育”课程体系 今年寒假,大庆路小学五(3)班学生刘雨萱领到一份“寒假运动菜单”:包括跳绳、跑步在内的十几个运动项目,要求其每天在家锻炼不少于1小时。 在樊城区中小学校,体育运动已不再局限于体育课上,晨跑、大课间活动、课外活动、体育社团活动、体育家庭作业,运动贯穿于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体育成了名副其实的“大学科”。 各学校的课间操因注入快乐元素而深受学生欢迎。竹条实验中学的集体竹竿舞将课间锻炼与校园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人民路小学的啦啦操融入了国学经典、京剧等传统文化元素;长征路小学创编了学生室内健身操,把“小教室”变成“大操场”,解决了学生在雨雪雾霾天气下的体育锻炼问题…… 学生社团蓬勃发展,成为体育课程的有效载体。各中小学校成立了篮球、足球、排球、武术、毽球、体操、田径等体育社团,全区参与活动的学生达1.2万人。 2018年10月,樊城区加入全国学校体育联盟,17所学校成为全国学校体育联盟实验校。借助其他学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研成果,全区体育教育工作水平得到整体提升。 打造“一校一品”体育特色 清河口小学规模不大,长期以来都以“小学校”的面貌示人,多年坚持武术特色教学,创办“功夫”体育课堂,除正常的体育锻炼外,学校每班每周还开设有两节武术课,自创了功夫棍拳、少儿武术操等。清河口小学在襄阳市各类武术竞赛中多次获得个人单项一等奖和团体总分第一名,在全市武术界已小有名气。由于基础扎实、特色突出,学校被命名为“樊城区少儿业余体校武术训练基地”,一个“小学校”依托体育弄出了“大动静”。 随着学校体育“一校一品”工作的推进,樊城区的很多学校形成了自己的体育特色。 襄阳市第二十中学、第三十九中学开展校园足球活动,足球队多次在省、市比赛中获得冠、亚军;前进路小学的篮球运动让学生全员参与,在2018年全市小学生篮球联赛中包揽男女组冠军;襄阳市四十四中桥牌队代表湖北省出征第13届全国运动会,并在世界桥牌学校锦标赛U15年龄组双人赛上取得第四名的好成绩。许多学校因体育特色而声名鹊起,学校影响力大幅提升,学校风气健康向上,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运动、学习习惯。 “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促进工作落实,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樊城区教育局局长王建林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