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青蓝结对 共促干部成长

©原创   邓新月

本网讯(通讯员 邓新月)今年以来,为落实我区《关于加强年轻干部“传帮带”工作的通知》精神,汉江街道切实发扬“传帮带”优良传统,将“导师帮带制”作为传承党的历史经验、传授基层工作方法、传递为民服务情怀的有效载体,形成了互促互学、真抓实干、比学赶超的良好干事风气。

在帮带主体上,突出“靶向精准”。汉江街道注重对帮带导师老干部的选拔,更关注培养主体年轻干部的精准对焦,重点面向刚跨出大学校门、参加工作不满三年、缺乏基层实践经验的年轻干部,同时范围延伸至事业单位人员、村(社区)新进班子成员等。在导师选配上,街道党工委为提升对后备年轻干部的帮带效能,首先进行机关干部自荐、群众推荐,在此基础上再由相关会议讨论确定一批从事基层工作时间长、经验丰富、担任领导职务的干部作为导师,和年轻干部建立师徒帮带关系,有力确保了工作方法、专业技能、人民情怀、责任担当的有效传递。采用“一带一”“一带多”的方式,优选了名帮带导师与名帮带对象进行帮带结对,以年轻干部需要提高的“七种能力”为抓手,以“严、强、干、活、实”为工作要求,切实加强帮带经验交流、深化帮带效果,着力搭建了高素质的干部梯队。

在帮带方法上,立足“基层一线”。基层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基本功包括化解矛盾纠纷和解决基层现实问题。在帮带过程中,导师作为帮带主体根据自身工作经验结合帮带对象个人特点,采取灵活机动的办事方法探索帮带方式。如我街年轻公务员邓新月在处理沃尔玛商圈党建工作过程中,对当前的党建概况不熟悉,她的导师郭文华将其多次引进社区,在社区的具体党建问题中加强指导,告诫其襄棉厂的历史渊源、沃尔玛商圈“六约聚力”的具体成效,让其看、导其听、帮其做,让年轻干部在亲历亲为中体验感悟党建工作的方法真谛;同时她的导师郭文华还注重“总结说理”,帮助她经常“回头看”,共同分析案例、总结提炼,将实践经验升华到理性高度,着力提高独当一面和应急处突的工作能力。特别是针对日常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帮带导师为年轻干部量身制定学习计划,列出学习清单,统筹安排好日常学习任务。通过微信群、等载体,及时推送学习资料,为年轻干部“加油充电”,进一步夯实年轻干部理论基础、丰富知识储备。

在帮带机制上,重视“长期长效”。注重帮带关系的机制化运行,推动帮学双方互促共进。通过举行师徒结对仪式等方式强化帮带责任。建立导师帮带工作档案,动态跟踪每位导师帮带举措和年轻干部成长进步情况。完善帮带绩效管理,注重考用结合,把导师帮带活动纳入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汉江街道针对35周岁以下年轻干部进行导师帮带,加强平时跟踪评价和量化评价,在结合干部自评基础上,由街道主要负责人对干部的表现进行书面点评、月度晾晒,以此保证“导师帮带制”能够达到促进工作热情、切实提升本领的目的。

“导师帮带制”大大提升年轻干部的成长速度,注重以老带新、青蓝接续,让年轻干部的成长进入“快车道”,为推进樊城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今后,汉江街道将继续落实“导师帮带制”,建立长效传帮带工作机制,扎实有序地推进“导师帮带制”工作,让“导师帮带制”在惠民利民中不断走深走实,成为凝聚民心的重要力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