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的力量】李雪萍:在乡村讲台绽放芳华

©原创   付晓方 聂志鹏

“李老师来上书法课喽……”又是一个周四,湖北襄阳樊城区太平店镇朱坡中心小学金牛教学点的学生们,看到李雪萍走进校园,顿时欢呼雀跃起来。

李雪萍是朱坡中心小学的一名青年教师,朱坡中心小学是一所寄宿制中心小学(下辖9个教学点),有一半孩子在校寄宿。和学校的其他教师一样,李雪萍是孩子们周一到周五的“临时家长”。作为“临时家长”,李雪萍会和同事一道每天晚上到孩子们的寝室查寝,带领孩子们整理内务,教孩子们叠被子……孩子们遇到开心事和烦恼,第一时间想到的也是和老师交流。

90后女孩李雪萍,出生于山东省淄博市,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书法专业。带着童年的梦想,2013年她通过了湖北省教育厅新机制教师招录考试,如愿从城市踏上了农村教育的“三尺讲台”。

“看到孩子们的笑脸,就感觉来到这里很开心。”初为人师,李雪萍满心欢喜。

初到学校,因为美术老师已经配备充足,李雪萍“升级”成为班主任和语文老师。

“这里的大部分孩子父母在外务工,长期缺乏有效陪伴,孩子们好像对学习提不起兴趣。”一下身居“要职”让李雪萍有些压力。刚开始接手班级,面对调皮孩子多,纪律性差,李雪萍每次上课总得停下来维持纪律,教学节奏总被打断,这也让她第一次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面对难啃的“硬骨头”,李雪萍尝试利用大学所学的知识开始备课、钻研教材,通过关注孩子们的反应,逐步调整授课方式,开展小组讨论、积分制兑换小游戏等活动寓教于乐,她很快取得了孩子的信任,经过头一个月的磨合,逐渐融入进了四十多个孩子中间,同学们语文成绩均有所提升。

工作以来,李雪萍一直住在学校分配的约十个平方的宿舍里,与宿舍相隔的学生宿舍也是她每晚的牵挂。“有的学生家里条件困难,衣服缝缝补补还不保暖,有的学生无人照顾,经常几个星期不洗澡、不换衣服,没人愿意与其同住……”李雪萍帮孩子套过被子、剪过指甲、洗过头发,也曾自掏腰包为他们置办新衣,换上新鞋。十年来,帮过多少学生、花了多少钱,李雪萍没算过,也算不清。“照顾这些孩子累吗?”“不累,我每天都很快乐。”在与李雪萍日夜相处中,孩子们也都和她熟悉起来,叫她姐姐。

照顾好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李雪萍陷入了更多的思考。乡镇学校的教育资源有限,留守儿童课外兴趣活动很少,学生得不到发挥,这让她总想做些什么。

“大学里我的专业是书法,与笔墨为友,与经典相伴,我想把这份礼物转赠给孩子们。”在原校长卓道庆的支持下,李雪萍亲手布置了书法教室,买来了笔墨纸砚,开设了“永字八法”书法社团。在担任班主任、语文老师之余,她主动到学校下辖的金牛村、徐庄村、张园村等9个教学点“走教”书法。

点、横、竖、撇、捺,她手把手教孩子们从一笔一划练起,时刻关注每个学生的书写姿势和上课状态,慢慢地,孩子们越练越好。

小鹿(化名)的成绩优秀,每次的书法作业都完成得很好,但平日里性格内向胆怯,很少与人交流。李雪萍关注到了这个学生,通过向同事打听,她了解到小鹿父母离异且长期在外务工,只有年近八十的奶奶照顾。

利用周末,李雪萍邀请小鹿作为“小导游”带着她外出郊游,借机在路上和小鹿一同交流谈心。小鹿带着李雪萍把学校附近的每条路走了个遍,李雪萍也发现了原来学校不远处便是汉江,渐渐地她知道了哪里的河流不湍急,知道了哪里的草坪最广阔,知道了哪里的河滩铺满遍地的汉江奇石,也萌生了更多想法。

春天的汉江,碧波荡漾、景色宜人,李雪萍任命小鹿为“班级小导游”,带着同学们走出校园,来到汉江就地取材,在石头上描绘春天,用风筝放飞心愿;学古诗的时候,她让孩子们为诗作画,并上台讲解,还举办班级诗词大会;学经典名著时,她让同学们依据场景创作话剧,自导自演;学汉字的时候,她带着大家猜字谜,欣赏书法作品……她总是因地制宜,巧用乡村资源,创设课程,搭建平台,给每一个孩子展示自我的机会……

教学相长,在全市校园书画大赛中,书法社团20多个孩子获奖,李雪萍也荣获了湖北省第六届黄鹤奖、襄阳市第九届孟浩然文艺创作奖。为了把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农村孩子的血液中,李雪萍还和其他“走教”教师一起组建了经典诵读社团、皮影戏社团,教学生们诵经典书、“玩”皮影戏……

2020年以来,为促进农村微小型学校发展,樊城区大力实施“3+2”幼小衔接五年制办学模式,朱坡中心小学下辖教学点的办学条件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教室装上了智慧黑板、室外配备了大型玩教具,校园完全变了模样,比起城里的学校来也不差!”李雪萍立即动起了“小心思”,掌握知识要点时,她结合热点游戏“羊了个羊”制作PPT小游戏;学经典名著时,她让同学们观看电影场景创作话剧,自导自演;学汉字时,她带着大家一起在电子黑板上玩起了“刮刮乐”猜字谜……通过因地制宜,巧用乡村资源,创设课程,搭建平台,李雪萍给了每一个孩子展示自我的机会。

学校和教学点的教师不懂智慧黑板操作,李雪萍就给他们“开小灶”,传授电脑使用知识,“那段时间感觉自己每天都奔走在各个教学点之间,就像一个产品推销员。”让李雪萍欣喜的是,教师们慢慢地可以熟练地运用多媒体上课、开展各类教学活动,学校的信息化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孩子们长大了可能不记得这堂课的知识点,但借助多媒体设备,他们一定记得登台表现时的激动紧张的心情,只要战胜了自己,他们人生会越来越美好。”李雪萍说。

近年来,随着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脚步的迈进和各项福利政策向农村教师的倾斜,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考取新机制教师来到农村学校任教。“体育、音乐、美术、劳动教师都配齐了,孩子们的活动可以更丰富了!”李雪萍决心让自己的坚守与坚持继续传递。

刚入职不久的新教师邵思晗住在李雪萍寝室的隔壁,由于离家远且刚到新环境工作,有诸多不适应。发现这一现象后,李雪萍经常和她谈心,帮助她解决生活工作中的困难,带着她一起到教学点走教,让她感觉到了家的温暖,现在邵思晗工作生活已经步入了正轨,“李老师毫无保留的‘传帮带’让我很快就进入了工作状态。”邵思晗开心地说,如今她也可以胜任班主任的工作。

为了鼓励更多像李雪萍一样的年轻教师加入“走教”的队伍中,解决教学点体音艺等课程无法开设的问题,樊城区对考核合格的“走教”教师按每月4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同时在职称评聘、岗位竞聘、评先表模等方面也给予一定的倾斜……这一切都让她和“走教”的伙伴们喜在心头,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

“全国优秀乡村青年教师”“荆楚好老师提名”“襄阳市学生最喜爱的老师”“襄阳市十佳师德标兵”……李雪萍收获了很多,但她最关心的,还是自己的学生。

“李雪萍可是我们学校的宝贝,她的阳光、善良感染了学校的每一个孩子,经典诵读、排练舞蹈、带留守儿童去市里演出,见证了孩子们人生的许多第一次。”说起李雪萍,朱坡中心小学校长卢志强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