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王晓丽)近日,走进樊城区牛首镇张湖村村民方孝全的薄荷种植基地,处处绿意盎然,大片青翠喜人、绿色植株薄荷随风摇曳,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清香,令人神清气爽。
村民们头戴草帽,俯身穿梭其间,将新鲜薄荷尖捆扎、搬运,一派繁忙景象。
“薄荷一年收三茬,这次收割的是薄荷尖,9月中旬收割二茬全棵薄荷。”方孝全介绍道:“今年100余亩的薄荷长势很好,亩平产量一吨多,收益7000余元。今年总产量将达到100多吨,产值70余万元。”
方孝全是土生土长的张湖村人,早年在浙江从事装修行业,在几家中医医院装修中看到中草药的发展前景,萌生了回乡种植中药材的想法。他先后流转村民土地200亩,种植薄荷、知母、射干、苦木、何首乌、虎杖、藏红花、鬼箭羽等多个中药品种。在他的带动下,张湖村通过发展中草药种植产业,不仅盘活了闲置土地,更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增收致富。
“我家的5亩地流转给了方孝全,每年还在他这里干活,种植、施肥、收割,一天80元。”村民赵春燕说:“不用跑外地打工了,家也照顾了,钱也挣了,一年收入3万元。”
薄荷在我国中医里面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中草药,可以深加工制成薄荷茶,用开水冲泡饮用,具有清热明目的功效,也可内服外敷之用,同时也是家庭常见的盆栽植物,具有一定的观赏性。“随着中药材市场的崛起,中药材销售渠道也很多。平时与几十家供应商保持联系,薄荷叶晒干后就直接销到全国各地药材厂家了。”方孝全说:“从不压货,都是上门收购。”
张湖村因地制宜推动种植薄荷等中草药,在技术和信息上给予农户支持。不少中药材种植基地采用了5G、大数据等新技术,提升了种植效能。高清摄像头、智能喷头和捕虫灯等设备的引入,不仅提高了田间管理的效率,也确保了药材的高品质。
种一片叶子, 富一方百姓。张湖村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引导当地农民从传统农业走出来,发展中药材特色种植业,探索出了一条“以药兴农”的乡村振兴之路,为促进农民增收开出致富“良方”,助力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