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出新气象——樊城区全力推进市场外迁工作综述(上篇)

王晓丽

通讯员樊其燕 李淑文 全媒体记者吴芳 姜雁冰   2月23日,记者从樊城区“两迁”工作总指挥部获悉,到1月27日,樊城区列入第一批外迁范围的18家市场除金隆文化用品市场、九隆广场正在进行收尾工作外,其余市场已经全部关闭,第一批市场外迁任务基本完成。目前,这批老旧市场共迁出经营户3234户。同时,中豪襄阳国际商贸城、侨丰国际机电交易中心等负责承接的新市场已顺利开业。 2013年3月,“两迁”作为市委、市政府建设“两个中心、四个襄阳”的重大战略部署之一被提上议事日程。在全市需要外迁的48家专业市场中,有33家在樊城区。在此背景下,“要把市场外迁工作作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市民生活环境的民生工程,作为推进作风转变和工作落实的‘一把手’工程,作为促进服务业转型升级的‘一号工程’”,在樊城区上下达成共识。 2016年9月底,樊城区全面启动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市场外迁工作,将把33家老旧市场全部迁至樊西新区的8大承接新市场,分两批进行。随着“小、散、乱”的老旧市场迁至“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新市场,市场外迁工作正在给樊城区带来新气象。  让百姓生活更舒适 樊城区陈营社区居民张卫东告诉记者,新华市场关闭后,给他带来的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路变“宽”了。张卫东说,他每天上下班都要经过新华市场附近的建新路,新华市场没关闭前,周围人流量、车流量大,交通拥堵,为了能准点到达单位,他每天都要提前一个小时出门。 在火车站移动警务平台,民警郝以顺告诉记者,随着白鹤市场、前进市场的外迁,附近的人流量、车流量都大幅减少,横穿马路的人少了,乱停乱靠的车辆也少了,交通秩序逐渐好转。  “随着市场外迁工作的推进,出行顺畅了,活动场所变宽了,公共环境变美了,治安形势好转了,大家的生活变得更舒适了。”铁路社区居民魏书月由衷地说。 市场外迁后,原址怎么办?据了解,新华市场占用的土地在城市规划里属于城市的公园绿地,外迁之后,将会在原址上还市民一个休闲游园;按照规划,中原布匹市场这里本来是一条城市道路,外迁后将“还路于民”。而白鹤市场、前进市场等也将围绕“进一步增加百姓的舒适度”更换新的业态。 让城市形象再提升 樊城区这些老旧市场不仅消防安全隐患突出、容易造成交通拥堵,而且多数为“三现”交易(现金、现场、现货)的传统商业经营模式,业态萎缩。目前,樊城区高端业态发展不够,现代服务业整体水平偏低。 复兴老樊城,打造新商都,全力建设辐射带动力强的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是市委、市政府对樊城区发展的定位。而市场外迁是必由之路。市场外迁不仅仅是市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城市发展的需要。 樊城区委、区政府将市场外迁作为商贸革新、城市提档升级的重要惠民利民工程强力推进,给城市发展腾出空间,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 同时,樊城区委、区政府坚持对标一流,高标准编制樊城区现代服务业战略规划,着力发展高端商贸、总部经济、现代物流、金融保险、文化创意、传统商贸、社区服务等七大业态,重点规划建设汉江岸线总部经济及文化旅游产业带、长虹路高端商业带、内环西线现代商务带、东西轴线特色商业带和人民广场商圈、“两站”(火车站、汽车站)商圈、诸葛亮广场商圈、樊西综合物流商圈等“四带四圈”,努力在3年至5年内,把樊城区建设成为全市服务业发展核心引领区、全省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区、区域性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 让商业业态更丰富 2017年2月23日,记者走进樊西新区,一条条宽阔笔直的道路、一片片赏心悦目的绿化尽收眼底。如今,樊西新区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建成道路总里程15.7公里,“六纵五横”交通格局已经形成;供水、供电、燃气、弱电管道、消防设施等配套设施也已到位。 这里,8大承接市场规模大、布局合理、业态丰富。承接市场之一的中豪襄阳国际商贸城主体市场面积70万平方米,3000多户经营户已在这里经营,人气很旺。原来在新华市场做生意的经营户杨大虎迁到中豪襄阳国际商贸城后,店铺提档升级,经营面积扩大了好几倍,达到200平方米。他说:“新市场经营空间很大,发展潜力也很大。”  “80后”经营户刘鹏程的生意也在入驻中豪襄阳国际商贸城后上了一个大台阶。“以前,在中原布匹市场只做销售,来到新市场后,我不仅扩大了经营面积,而且购入新设备开了工厂。”刘鹏程自信满满地说,相信通过这种“前店后厂”的经营模式,生意会越做越大。 2月12日至6月30日,樊城区将完成第二批15家老旧市场的外迁工作。其中,中南板材市场、俊发家具城、长虹建材装饰城、清河口建材装饰市场、南方家具市场、金太阳陶瓷城等老旧市场将陆续迁入8大承接市场,实现转型升级。 樊城区“两迁”工作总指挥部有关负责人说,8大承接市场全部投入运营后,必将成为襄阳最大的专业市场群,可辐射襄阳市周边县市、鄂豫陕渝毗邻地区,将发展成为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物流商贸集散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