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乡村振兴战略是“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近年来,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下好产业振兴先手棋,以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农民富、人才旺、百业兴。
“这50公里的一号公路,把九座水库连通起来了、把绿也连接起来了,城在林中、城在水旁,美了环境、好了生态,在这里走走玩玩,心里可舒坦。”襄阳市城市规划设计院的退休老干部郭大爷走在樊城区一号公路上举起手机拍下了身边的美景。
为留住美丽乡村的底色,樊城区持续做好“丰绿、增水”大文章,将城与乡一起谋划,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相融的大空间;水与绿一起谋划,形成“一线串明珠、九水润樊城”水绿相连的大格局。
“小桥流水人家”不仅是句古诗,更是樊城区金牛村的特色景观。樊城区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立多元共治、共建、共管的机制,综合整治农村水系、治理农村垃圾和污水,大力推进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提升,绿色宜人的生活环境大大提升了农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樊城区委书记柴普军认为,乡村振兴要破除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制度障碍,逐步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体经济运行机制,形成有效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的治理体系。樊城区以项目为核心,由镇协调、村组合,汇集资金、组团发展,使乡村建设与振兴呈现出一派新气象。
太平店镇七个村集中力量办大事,将15万元留存党费一并投资到宋闸村,用于发展壮大宋闸村的莲藕产业。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莲藕种植合作社一成立,七个村都开始为这片藕田使劲。去年秋,藕价每斤2.7元,一亩地合下来收入超过8000元。今年,莲藕合作社总收入有望超过百万元,农民对这片希望的田野有了更多的憧憬。
为促进农民增收,樊城区稳步推进农村改革,逐步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体经济运行机制。牛首镇春芳营村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引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以“保底+分红”的方式对全村土地进行集中流转;牛首镇花园村采取“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模式,共流转土地2400亩。土地集中后建立了苗木花卉、金蝉养殖、稻虾共作、蔬菜大棚、月季观赏等5个基地,实现了群众致富、集体增收、能人发展的三赢局面。
在襄阳新好农牧有限公司的养殖场里,13500头母猪的喂食、粪便清理、通风换气都由电脑程序控制。襄阳新好农牧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永国告诉记者,“养殖基地全部采用全自动化生产线,真正实现了工业化、智能化、标准化生产。”
在樊城区大力推动下,新希望六和公司投资4.8亿元打造现代生猪养殖基地全产业链。在上游,流转土地2000多亩使用该猪场的粪肥种植经济农作物,作为新希望旗下饲料厂的原料供应基地;在中游,建成全国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年出栏35万头生猪养殖基地;在下游,粪污转化的有机肥反哺种植基地和当地农业生产,形成一个小循环产业链。
樊城虽不是农业大区、农业强区,却不断利用自身优势和资源,积极融入“襄十随神”城市群,加速探索区域协同,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4月27日,在樊城区动工的襄阳国际旅游茶城项目,定位为区域性茶叶专业市场,以期打通南漳、保康、谷城三个产茶县的种植、加工、商贸、文旅等资源,形成茶产业全链条发展的区域格局。项目投资商宜昌萧氏集团计划创建茶品牌展示、茶产品交易、茶旅游购物、茶文化休闲、茶电商文创、茶仓储物流、茶精制包装等七大功能业态,以此推动“襄十随神”城市群在茶产业上的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