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店、酒吧依照“修旧如旧”的装修原则搬进了陈老巷
曾经繁华的小商品市场
在樊城中山前街中段,有一个著名的巷子,叫陈老巷,因早年曾居住着一户陈姓人家,并有一处陈氏祠堂——德聚堂而得名,巷子长约200米,宽约3米。
陈老巷北头向北通到磁器街,向东与小磁器街相连。小磁器街长约80米,比陈老巷略宽。
抗战前后,除陈老巷南端靠近中山前街巷口有几家做商贸的大户外,这两条街商贸特色相近,多经营手工百货等小商品,称得上是当时樊城最繁华的小商品市场,是襄阳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依据之一。
樊城的“小汉口花楼街”
陈老巷南、临中山前街巷口曾有几家著名的大商号——聚兴恒、阮祥泰、永茂昌,他们多做百货批发生意,抗战时期歇业。
当时,因为汉江航运被日军封锁,洋布及外地布难以进入襄阳、樊城市场,二城大多数人只好穿本地生产的土布衣裳。一时间,襄阳、樊城及四邻八乡染坊的生意兴隆起来。
随着染坊的兴起,颜料生意也开始红火,到抗战中期,陈老巷、小磁器街的几家专营颜料的商店,如许兆丰、范德大、庞家太诚等,批零兼营,都发了财。
抗战前,陈老巷、小磁器街一带有“小汉口花楼街”之称。姑娘、媳妇们特别喜欢逛这两条街,这里开手工作坊自产自销的占多数,小型批零贩卖的也有,店铺的柜台多延伸到门外屋檐下。
鳞次栉比的店铺,悬挂着自己的匾额和写有经营范围的木牌——“杭城钢剪”“黄杨梳篦”“苏州刺绣”“天津帽庄”“童装鞋帽”“喜庆绒花”“丝线纽扣”“老牌钢针”“顶针发卡”“锥子刷子”“胭脂香粉”“婚纱凤冠出租”……来自北京、上海、广州、苏州、杭州、武汉及皖、湘、贛等地的商品琳琅满目。
小巷当年繁华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期,一走进巷内,就能听见各行各业作业时发出的声音:“当当当……”那是街边屋檐下纳鞋底的童工打夹板的响声;“咚咚咚……”那是作坊内捶打瓜皮帽发出的声音;“簌簌簌……”那是摩擦梳子的声音;“嗡嗡嗡……”那是小磁器街祝元泰等大丝线铺纺丝线的动静。这些声音从清晨一直响到深夜。
陈老巷、小磁器街当时之所以被称为“小汉口花楼街”,不仅仅是因为这里的小商品繁多且有名气,还因在这里经商的老板,多来自汉口周边的武昌帮、汉阳帮、黄州帮……还有天门、仙桃的商人。陈老巷内做瓜皮帽的大多为天门人,抗战时期又迁来一些河南镇平的手工艺人,专做小花帽和绣花鞋。
较有名气的商店有近40家,它们是信义恒、任香山、鼎隆、车德昌、戴三盛、永隆、福生永、德盛永、瑞和祥、和风祥、德昌祥、德盛祥、协兴祥、协昌、鼎新久、荣生和、三合义、长盛和、罗仁记、周云记、王正记、陈隆兴、正大恒、恒兴成、德庆、太丰、慎丰、协兴、中信、范德聚、三义成、德兴昌、邱茂盛(线铺)、新生明、徐德兴(帽铺)、路明记、公和、邓云记等。
在陈老巷北头与小磁器街交会处,还有马兴盛、杨文盛两家土布染坊及数家织袜子、织围巾的作坊。这里商铺密集,品种齐全、数量充足的商品,既满足了本地居民的生产、生活需要,也吸引了邻近各县商人和乡镇货郎,他们或乘船、或推车、或骑驴、或步行,纷纷赶来樊城进货。
每日南来北往的客商拥进陈老巷、小磁器街,人山人海,一片繁荣景象。
衣、食、住样样有
陈老巷、小磁器街小商品市场的繁荣也带动了饮食业和住宿业的红火。在小磁器街东头,饮食摊点密集,一早一晚特别热闹。馒头、油条、窝子面、稀饭、米酒、黄酒、胡辣汤、清汤、水饺、锅贴馍等物美价廉的樊城特色小吃样样都有。
周边城镇的商贩进城进货,如当天不能返回,可以到西边紧挨前麻鞋弯的小旅社暂住一宿,非常方便。
陈老巷开始衰落,主要缘于日本的侵华战争。当时襄阳、樊城一带都流行一首打油诗:“腰缠万贯又如何,国难当头少安乐。紧急警报一声响,举家大小魂飞落。”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在樊城狂轰滥炸、烧杀抢掠,再加上1945年陈老巷发生的一场火灾,使这一带许多商铺、民居遭受惨重损失。
1949年以后,经过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这里开始兴起一些合作社;到1958年前后,陈老巷、小磁器街已难寻私营工商户,只有那马头墙、天井院和古老的墙砖无声地见证着这里当年的繁华。
来源:千古帝乡智慧襄阳
责任编辑 : 王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