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理芬:一心为居民的“小巷总理”

付理芬现任樊城区友谊街回族社区居委会书记、主任。她为了从根本上改善友谊街回汉居民生活环境,她献言建策,推动友谊街片区整体改建项目全面启动,关爱居民,被称为“小巷总理”。 2013年3月友谊街项目房屋征收工作正式启动,需征收房屋831户,其中回民户156户。征收工作中,她敢于担当,她尊重回民意愿。2014年6月底,片区回汉居民831户全部签订征收协议,房屋全部拆除,整个征收过程中无越级上访,无民族矛盾纠纷激化。省民宗委主任柳望春称赞友谊街创造了民族社区房屋征收的奇迹,开创了全省民族社区旧城区改建的先河。

带头拆迁  赢得信赖付理芬作为社区带头人,在友谊街,她不仅是一名房屋征收工作者,同时也是被征收户。在征收工作中她坚持做到“一个劝导,两个坚持,三个带头”,即劝导左邻右舍、亲朋好友支持政府征迁工作;坚持不抢盖、不抢装;带头评估选房,带头签订房屋征收协议,带头交房交钥匙。在整个征迁阶段,她的十几个兄弟姐妹、亲戚没有一户违建、抢装,她和她的家人,用实际行动带动了100多户居民支持征收。 为了争取征收优惠政策,付理芬与五名回民代表仅用三天的时间,行程一千多公里,远赴北京、西安、石家庄等地考察征收。白天考察,晚上睡在车上,一天只吃两顿饭,旅途劳累诱发了她多年的颈椎病,但她忍着病痛继续赶路。三天的考察结束时,她完成了考察报告,为指挥部出台征迁补偿政策提供了依据,得到居民的认可。第一批选房工作开始,居民们争相选房,创造了单日选房426户的最高纪录。 真情服务,推进和谐征收。有一户陈姓人家,因为征迁公司在征迁时,不小心砸坏了他家的房屋,致使双方发生了矛盾,经过她现场劝导调解,才使施工得以顺利进行。张家兄妹为争房产要对簿公堂,付理芬苦口婆心促成了他们达成房产分割协议,挽回了亲情。   2013年8月,友谊街片区整体拆迁改造进入尾声,仍有二十余户街内经营户不签订征收协议。付理芬通过逐家走访,调查了解到,街内经营户依靠自家房屋从事牛羊肉销售、牛杂面经营,如房屋征收就切断了家庭经济来源,表示如果不给巨额补偿或安排过渡经营房就拒不搬迁。通过多方考察,付书记和指挥部大胆做出利用桥下涵洞改建房屋用于经营户过渡的设想。通过多次与桥遂车间领导协商,由社区居委会和桥遂车间共同出资将桥下破旧房屋整体改造成32间共800平方米临时经营用房,出租给街内经营户使用。9月1日,改建房屋交工的第一天,街内经营户均迫不及待的承租了房屋,签订了街内房屋征收协议,拆迁户脸上又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送人玫瑰 手留余香爱是人类特有的情感和行为,是生活深处一朵美丽的鲜花,它能创造出和谐与温馨,赋予人以无穷的力量,让人迈向阳光。 多年来,付理芬一直帮扶三个不同的困难家庭。残疾空巢老人石幸建,儿女不在身边,长年瘫卧在床,付书记有时间就去照顾,特别是逢年过节,她经常自己买些老人喜欢吃的食物,有时还亲自做给老人吃。有一回,付书记的亲戚从北京给她捎来一只烤鸭,她自己没有舍得吃,送到了老人家。付书记对待老人象亲人一样,老人一有事就找付书记,不分早晚,付书记毫无怨言,有事必到。老人见人就夸:友谊街社区有个好书记,这是百姓的福气。 张作朋是单亲家庭,曾因违法入狱服刑,释放后因找工作屡次碰壁,就自暴自弃,付书记主动与他结对帮扶,利用私人关系,多方奔走为他在热电厂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由于付书记的帮助,张作朋很感激,加倍地努力工作,回报社会,如今组成了幸福家庭。 王明娇是一名孤儿,与奶奶相依为命,因为生活困难不想读书了,付书记就亲自与有关职能部门联系,为她办了孤儿证,帮她解决生活中的困难,挽回了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如今,王明娇亲切地称付书记为“付妈妈”,经常把在校取得的好成绩汇报给“付妈妈”,并说:长大了也要向“付妈妈”一样,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搭建平台,服务居民 付理芬在友谊街回族社区建立“残疾人康复站”、“爱心港湾活动室”,使残疾人可以就近、方便、及时地得到康复服务,不但使他们的肢体得到了康复,而且也使心理和精神上得到了抚慰,同时这给他们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分享改革开放带来的物质成果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机会;还在社区中成立“妇女儿童维权服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示范工作站。”在妇联的多项工作中,充分运用新《婚姻法》、《妇女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为广大妇女、儿童伸张正义,打击邪气,消除偏见,切实维护了妇女的利益,实现了社区的安定团结。付书记采取社区妇联与社保站结合的道路,为社区低收入家庭办理低保。社区王好林因丈夫病故,家里失去了经济来源,一对双胞胎儿子上学,家庭负担很重,付书记第一时间为她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流动人口刘淑贞儿子、儿媳因车祸双双去世,与孙女相依为命,生活陷入困境,精神一度崩溃。付书记通过多种方式,多方联系为她孙女办理了孤儿证、低保证,又牵线搭桥,使民警黄德重与她结对帮扶,她感动地说:“没有付书记,就没有我们祖孙俩的今天。”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作为一名基层“领头雁”,付书记心里想着群众,感情亲近群众,言行尊重群众,没有豪言壮语,但她凭借自己对党的忠心,对群众的关心和执着的追求,甘于奉献的精神,走入百姓的心坎。 由于得民心,社区在开展工作时,广大党员群众积极响应和参与,每年垃圾费收缴率达95%,爱心捐款活动中名列前茅,“百家宴”群众主动参与,在人口普查活动中,群众积极配合,圆满地结束了普查工作,“五城同创”群众主动参与……她们中间年龄最大的76岁,最小的也60多岁,她们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没有一个人讲条件、谈报酬。他们说:“付书记为我们社区劳碌了半辈子,我们多出一份力,付书记就少操一份心。”

缝衣四十载   针线连真情付理芬同志生在友谊街、长在友谊街。七十年代初,襄阳一桥建成通车,成为连接襄城和樊城唯一交通枢纽,为了保护大桥,襄阳武警支队三中队驻扎在襄城一桥头,负责护桥任务,护桥官兵在樊城一桥头设立岗楼与友谊街回族居民有了接触和来往。居民的车辆上桥遇到困难,护桥官兵推一把,社区老年居民生活困难,护桥官兵马上送来柴米,社区居民经常给护桥官兵送去热茶水。这样一来友谊街回族社区居委会就与市武警支队三中队护桥部队建立了长期的军民共建关系。当时,付理芬还是一位大姑娘时就积极支持社区的号召,与其他姐妹一起为官兵绣鞋垫、缝衣服。 付理芬作为一名普通的社区工作者,她勤奋、努力地工作着,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她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丰功伟绩,只有爱心、热心、执著的追求和甘于奉献的精神。她用赤诚的心浇铸着一种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她用辛勤的汗水诠释着一种实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她先后被评为樊城区“优秀共产党员”;襄阳市委授予“全市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襄阳市民族宗教“工作先进个人”。襄阳市“五一劳动奖章”;今年 8月又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个人。

责任编辑 : 王晓丽

相关阅读